苏州科技大学“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作者: 时间:2017-06-30 点击数:

 

苏州科技大学“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以及《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精神,结合国家战略、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和我校的发展定位与目标,制订本规划。

 

一、“十二五”事业发展总结

“十二五”期间,学校始终围绕发展规划目标,牢牢把握建设与发展的主题,坚持科学发展、提升内涵、强化特色”的发展思路,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基本实现了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的既定目标,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一)主要成绩

五年来,学校聚精会神抓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创新人才培养、打造学科优势、提升科研水平、加强队伍建设、开展社会服务以及拓展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校园文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办学条件有了新改善、管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1.办学规模稳步增长

学校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协调,办学规模稳步增长。普通全日制本科生数从2011年的13271人增加到2015年的16154人,停招2个专业,新增5个专业和4个中外合作项目,本科招生专业数达58个;研究生数由2011年的748人增加到2015年的1120人,硕士学位点数量由原来的10个二级学科发展到12个一级学科,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增加到3个,获批承办援外硕士学历项目。

2.人才培养水平显著提高

——专业建设水平明显提升。8个专业(类)(含14个专业)被列为江苏省“十二五”高校重点建设专业;城乡规划、土木工程等2个专业获批国家综合改革试点项目;8个专业分别被列为国家级和省级卓越教育计划试点项目;获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新增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

——教学改革研究成果丰硕。获批省(部)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数量明显增加,其中,重点项目3项、一般项目17项;在高水平教学成果方面实现重大突破,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8项,其中,作为主要完成单位,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出版国家规划教材等高水平教材20余部。

——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在各类课外科技和文化艺术活动中,有600多个学生团队、1500多人次获省级及以上奖励;省毕业设计(论文)评优一等奖实现零的突破;大学英语四级累积通过率由2011年的84.5%提高到2015年的92.1%,六级考试累计通过率已达到51.3%;省大学生创新项目立项数5年内翻了近3倍;考取研究生的比例逐年提升。

3.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扎实推进

——学科体系初步建立。新增12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涵盖了工学、理学、哲学、历史学和管理学5个学科门类,获批2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初步形成了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学科水平稳步提高。土木与环境工程学科群和城乡规划与管理学入选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项目,并顺利通过验收,在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二期项目遴选中,又获批3个项目;世界史、风景园林学等2个学科入选省重点学科,并以良好成绩通过验收。

——研究生教育质量稳步提升。荣获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6篇、省优秀研究生课程1门;承担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100项、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18项、省双语授课教学试点项目1项;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30个;荣获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在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等重要比赛中荣获二、三等奖多项。

4.科研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科研实力得到新提升。主持国家“973重大专项课题等国家级项目123项、省部级项目178项、市厅级173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45项;科研经费由2011年的3025万元增加到2015年的4000多万元,总量达1.94亿元;三大检索论文达941篇。

——科技服务取得新进展。省级大学科技园顺利通过验收;一批与地方政府共建的研究院先后成立;科技服务能力得到大幅增强,四技经费由2011年的6533万元增加到2015年的7307万元,总量达3.8亿元;授权发明专利由2011年的8项增加到2015年的89项,累计达216项。

——科技平台获得新突破。新增2个省重点实验室、2个省社科研究中心和1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建1个省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点)。目前,我校已拥有12个省级科技平台、18个市级科技平台。

5.师资队伍建设卓有成效

——师资队伍量质齐升。目前,我校教师总量为1020人,占教职工总数的62.1%。教师队伍总量增加了1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由18%提高到36.8 %,其中,45岁以下青年教师的博士比例由59.3%提高到71.5%;具有正高职称的教师中,45岁以下青年教师比例由5%提高到了12%;具有海外教育背景或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由8%提高到23.6%,学缘结构不断优化。

——人才引进取得重要突破。引进和补充各类人员295人。其中,引进专任教师20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89%;高端人才引进取得重要突破,吸引了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千人计划”专家在内的10余名高端领军人才加盟。

——师资培养成效显著。新增入选“333工程”等省级人才工程项目60余人次;新增省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1个;在高端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新突破,入选国家“千人计划”1人、江苏省“双创计划”1人。通过实施“名师名校工程”和“国际化培训行动”,资助60余名教师选择名师名校攻读博士学位,选派近百名教师赴国(境)外研修。

6.对外合作不断深入

——增进与政府、企业间的合作。学校在获得江苏省与苏州市人民政府共建支持的同时,不断密切与住建部、环保部、中国铁路总公司等行业部委的联系与合作;与多个地方政府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与金螳螂装饰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知名企业深度合作,在工程管理等专业开展合作办学。

——深入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与36所国(境)外高校建立校际友好关系;组织了157人次的教师出国(境)访学、留学与交流;组织了三批管理干部赴港培训;派遣学生出国留学155人次;承办15期各类援外培训;成立国际教育学院并实体化运行,接收各类留学生372名,获批4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读生达350余名。

——充分发挥教育发展基金会和校友会的作用。加强与广大校友和校董的联系,新增地方校友会25个,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拓宽社会办学渠道,教育发展基金会共募集社会办学资金近2亿。

7.文化建设成绩喜人

——校园文化品质整体提升。以加强文化阵地与载体建设为保障,以“文化苏科,馨香满园”、大学生科技文化节等重大活动为契机,大力弘扬校园文化主旋律,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打造了“与信仰对话”、“石湖讲坛”等校园文化品牌。学校获第八届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颇有作为。参与国家重大社科项目《儒藏》的编纂校点,参与地方重要文化项目《苏州通史》的编纂,积极开展吴地文化、寒山寺文化研究;多位民间艺术大师受聘我校,传授苏绣、木刻年画等民间艺术;多位教师倾心昆曲、苏州乡土音乐的传承研究;舞龙舞狮队荣获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

——艺术学科的文化影响力充分彰显。发挥艺术学科的专业和人才优势,营造浓郁的美育文化氛围。音乐学院合唱团荣获中国音乐“金钟奖”金奖、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教师的美术作品获中国“百家金陵”画展金奖,多幅作品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中央电视台专门为粉画大师杭鸣时教授拍摄了24集教学专题片。

8.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办学经费大幅增加。各类办学经费从2011年的5.57亿元增加到20157.81亿元。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近1.8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3.3亿元。

——基本建设持续推进。完成图文中心、体育中心、学术交流中心等重点建设项目,建筑面积累计1557798平方米,维修改造房屋面积109295平方米,经费累计65622余万元。

——文献资源日趋丰富。购置了中国基本古籍库、ElsevierScienceDirect数据库和科学引文索引SCI数据库,新增纸质图书30万册。

——数字化校园体系基本形成。建设了三个校园区间环形、万兆互联、双核心结构和出口通畅的网络;整合了校园高清视频监控网络,推进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启动了教师培训室建设。

9.党建工作扎实有效

——强化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认真制订并完善《苏州科技大学章程》;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契机,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学校的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统战、群团工作。认真抓好校院两级中心组理论学习,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推进统一战线及群团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和离退休老同志的作用。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推进以构建惩防体系建设为重点的反腐倡廉体系建设,广大干部拒腐防变能力和廉洁从政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

(二)主要体会

过去的五年,是励精图治、奋发有为的五年;是同心同德、攻坚克难的五年;是深化改革、硕果累累的五年。我们的体会有:

——坚持解放思想,抢抓发展机遇。牢牢抓住科教强国、科教强省的战略机遇期,坚持深化改革,开拓创新,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线,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学科建设,全面提高办学质量。

——坚持特色发展,提升办学实力。学校坚持立地顶天,学以致用,努力打造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坚持面向行业,服务地方,努力打造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的创新高地;含英聚萃,传承文化,努力打造高品位文化建设阵地。多年办学实践的积淀,学校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打造出一批苏科品牌。同时,不断加大内涵建设,依托苏州的区位和经济社会发展优势,提升了学校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发展。学校坚持发展与改善民生相结合,牢固树立发展为了师生、发展依靠师生、发展成果由师生共享的理念,凝聚各方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推动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整体合力。

——坚持抓好党建,提供发展保障。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更好地发挥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以党风建设带动作风建设、教风建设和学风建设,形成团结向上的校园风气,为学校的改革、建设与发展提供强大的正能量,全面推进我校事业发展。

(三)主要问题

在总结肯定“十二五”期间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学校的建设发展仍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

——人才培养综合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学校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缺少大的改革战略和配套的改革举措;专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力度不够;人才培养政产学研深度合作不足;面向全体学生的人才培养与教学国际化工作没有全面推进;标志性、重大教学改革项目不多,可供孵化、培育的高水平教学成果不多;人才培养改革的综合保障体系尚未健全。

——学科整体优势还需进一步增强。以学科建设引领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学科建设的龙头作用尚不明显;学科的整体水平尚需提升,特色需要进一步凝练;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尚需完善;学科方向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新兴产业的发展及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结合有待加强。

——科研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科研综合实力、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还需加强;标志性高水平科研创新成果还不够丰富;科研创新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及行业、产业的结合度还不够紧密;协同创新成效还不够明显;高层次创新平台建设任务还比较艰巨。

——师资队伍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相对于未来学校更大办学规模与更高发展层次的需要,教师队伍总量仍存在一定缺口,队伍结构尚需进一步优化;高端领军人才数量有限,部分传统优势学科队伍建设形势严峻;团队建设进展相对缓慢,占教师队伍主体的青年教师整体教学科研水平有待提高。

——软硬件支撑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影响学校改革创新、开放办学的理念需进一步转变;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障碍需要进一步破除;校院两级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校园建设任务尚未完成,校区功能布局仍需优化,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需进一步改善。

 

二、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机遇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面对人才强国和自主创新战略的需求,面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应对高等教育领域的竞争与挑战,我校面临着艰巨的改革和发展任务,同时也迎来了实现新跨越的战略机遇。

(一)面临的形势

从学校外部看,一是我国经济发展显现出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等重大战略相继推出,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这对我校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二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教育发展的主题,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对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省内外兄弟高校为了推进事业发展,纷纷抢抓机遇,确定新战略、创设新机制、谋求新发展,高校之间呈现出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不进则退,形势逼人。

从学校内部看,一是我校正处在内涵式发展的提速阶段。经过近年来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我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今后一段时间里,必须牢牢把握高等教育的新形势、新要求,继续推进改革创新,加快建设发展步伐,彰显办学特色,不断提升综合实力,实现内涵建设的新跨越。二是我校正处在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十二五”期间,学校在发展转型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离建设地方高水平大学的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我们需要准确把握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尤其在进一步转变办学理念,夯实本科教育基础,增强学科综合实力,提升科研水平和科技服务能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等方面需加倍努力。

(二)面临的机遇

从学校外部看,一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机遇。国家、江苏省制订实施了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深化和完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大政策,为高校自主办学、自我发展、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与机制环境;各级政府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为我校各项事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高校分类管理体系的构建,为我校特色发展创造了空间。二是区域的优势。江苏省在创新驱动、科技与人才强省等战略的实施,苏州市在创新型城市、城乡一体化等方面的建设实践和向Ⅰ型大城市迈进的发展追求,对高水平人才和高新技术需求更加迫切,为学校建设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广阔的舞台。

从学校内部看,学校成功“更名”大学,有力地提升了学校的地位和声誉,振奋了精神、坚定了信心、凝聚了人心,为开启学校二次创业的新征程注入强大的驱动力;通过长期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形成了良好的办学传统和发展优势,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办学条件日趋改善,面临新的发展阶段与发展机遇,学校已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全校上下人心思上、人心思进,发展意识深入人心。

 

三、发展的指导思想、定位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真执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战略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学校发展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转变。紧紧抓住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及江苏省的高水平大学建设带来的重大机遇,坚持立德树人,强化特色发展,围绕“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名校、服务兴校、文化融校”五大战略,实施八项重点工程,全面提升办学实力,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

(二)发展定位

学校坚持“立足江苏、服务行业、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服务面向定位;坚持以工为主、工理文管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定位;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着力培养高素质、有特色、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人才培养定位;坚持“建设有特色、有活力、有品位、国内外知名的地方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定位。

(三)发展目标

总目标:到2020年,实现学校综合竞争力有较大幅度提升,博士学位授予权取得突破,完成校区主要建设任务。将学校建成具有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办学特色鲜明、部分学科达到国内一流、综合办学实力较强的地方高水平大学,成为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应用研究、高层次决策咨询以及高品位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

主要目标:

1.办学规模

全日制在校生达到19800人,其中本科生18000人,研究生1800人,力争招收博士研究生。

2.学科建设

形成以工为主、工理文管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结构合理、特色明显的学科体系;学科的整体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传统特色学科的优势和活力进一步增强,在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的排名有大幅度提升,力争有部分学科进入参评高校的前30%,争取获批省优势学科和省重点学科2-4个;学科高峰进一步凸显,有1-2个学科进入或接近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全球同类学科前1%;加强基础学科建设,提高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水平,培育一批以服务于国家和地方新兴产业为主导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方向,形成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学科研究平台;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4-6个,力争实现博士学位授权点的突破。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

3.人才培养

动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本科招生专业数控制在60个左右。新增2个国家级专业建设项目、1-2个省级品牌专业建设项目,接近三分之一的专业通过国家、省专业评估和专业认证,获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立项1-2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5-6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3项。全国性重要学科竞赛获奖数量和等级有新突破,学生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累计通过率、考研录取率、就业率等稳中有升,学生境外学习比例有明显提升。重视继续教育和培训基地建设,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4.师资队伍

教师队伍规模达到1300人左右,其中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占比达到50%以上,具有6个月以上海外背景教师的比例达到30%。在国家级教学名师评选中实现突破,省级教学名师达到2-3名。新增入选省级人才工程培养对象100人左右,引进补充教师300名以上,新增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团队和教学创新团队2-3个。

5.科学研究

年均科技经费达到2.0亿元,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300项以上,国家重大重点基金项目4-6项;获国家级科技奖项2-3项,SCI等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量年增15%,新增4-6个省级科研平台,2-4个国家级科技平台,建成1个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将“苏州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研究院”、“亚太国家现代化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院”等研究基地打造成为政府决策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专业化高端智库。

6.对外合作

建立广泛有效的校际、校企、校地合作机制,多渠道、多层次、多方面地融入到国家、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之中;扩大与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实质性合作,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完善合作办学方式,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增加教师派出人数,吸引海外优秀人才,增加专业外教的聘请,建立适应教育国际化需要的师资队伍;健全学生层面交流机制,实现学生求学经历的国际化,使具有境外学习经历的学生比例达到3%,留学生规模达300人左右。

7.校园建设

推进现代校园、智慧校园和绿色校园创建;建立完善的校园安全防范体系,创建“江苏省平安校园示范高校”;加强老校区改造和新校区建设,完成敬文书院、地震模拟振动台实验室、学生食堂、综合教学楼、大学生活动中心等校园基本建设项目,完成校区内道路、教学、生活设施及旧房改造、校园环境整治等任务。

 

四、重点工程

(一)学科建设工程

紧紧抓住国家启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大学建设为高校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按照“加强基础,发展优势,支持新兴,重视交叉,协调发展,办出特色”的原则,加强学科布局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以争取博士点突破为主要目标,加强内涵建设,促进学科水平的提升;以培育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新兴交叉学科为主要抓手,完善学科体系,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以优化管理体系、推进学科评估为动力,促进学科内涵建设和结构优化。

1.博士点培育工程。在继续推进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建设的基础上,实施博士点培育工程,制定针对性的方案,出台相应的政策。按照博士学位点的条件要求扎实做好内涵建设工作,凝练学科特色、培育学科优势、提升学科水平,力争在城乡规划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世界史、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中实现博士学位授权点的突破。通过博士点重点建设工程和优势学科的建设,努力打造一流学科,提升学科整体水平。

2.新兴交叉学科培育工程。在现有学科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发展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方向,制定鼓励支持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发展的政策制度。促进跨学科合作,推动各学科相互融合,围绕国家和区域战略发展需求,努力在新材料、电子信息、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生命科学、轨道交通等领域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

3.完善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布局。积极培育新的硕士学位授权点,与本科专业建设相互配合,促进学科布局的完善和优化。力争实现新增4-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形成以工为主,工理文管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硕士授权学科体系。使现有的各个学院都有硕士学位点。

4.分层次学科建设工程。继续实施分层次立项建设,以博士点建设为主要目标,加强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的建设;以争取成为省重点学科、提升学科评估排名为主要目标,加强对现有硕士授权学科的建设;以服务需求和取得硕士学位授权为主要目标,加强对新兴交叉学科和硕士点培育学科的建设,形成由博士点重点培育学科、高水平硕士点建设学科、硕士点培育学科构成的分层建设的学科体系。

5.学科建设的管理体系。探索构建适应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学科建设发展管理模式。梳理学科方向,明确学科建设的责任主体,理顺学科与相关二级学院的关系,切实落实学科建设的目标责任制。建立学科负责人和学科方向带头人制度,探索建立学科方向带头人负责制的管理模式。

6.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坚持规模发展与质量提高相结合,大力加强研究生教育,积极扩大研究生规模。进一步深化招生制度改革,优化创新人才选拔机制。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进一步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确保学校专业学位教育积极、稳步、健康发展。进一步提升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完善与扩展境外合作高校的合作模式,拓宽合作渠道,积极推进研究生海外交流与全英文授课。切实加强研究生管理队伍建设,完善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实现研究生的完全两级管理,努力从制度和管理上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二)创新人才培养工程

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导向,以“凸显行业优势、深度融合地方、多元目标导向、多方协同培养”为人才培养工作的整体思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结构、推进协同育人,切实把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突破口,推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突出能力提升,引导全人发展,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1.加强专业建设。以重点专业建设和专业评估为抓手,分类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突出品牌特色专业、强化重点专业、聚合师范专业、高起点建设新专业,构建与优势学科、新兴学科相互支撑、满足地方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需求的特色鲜明、定位准确的专业体系。建立专业结构优化调整机制,通过开展校内“抓两头看中间”的专业设置评估,构建科学的专业设置评价指标体系,形成校内专业设置排序。对排序持续居后的专业,调减招生数量、停招直至撤消。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高素质、有特色、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出发,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立与之相应的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以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制定和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方案,建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需求导向、能力导向、服务导向”的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协同实施各类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继续加大与政府、行业知名企业、社会力量的协同,推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健全协同培养机制,实施系列协同育人行动计划;加快敬文书院建设,推行“书院制”育人新模式,强化不同学科、院系间和课内课外的协同培养,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丰富创新人才机制。

3.深化课程教学改革。重点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改革,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学科研究新进展、实践发展新经验、社会需求新变化。鼓励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和参与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全面推进产学研合作教学,联合开发基于项目或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和环节;鼓励开展非标准答案考试,注重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考核;加强课程教学信息化建设,重点推进网络辅助课程教学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

4.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胜任能力”。有计划地组织开展面向初入职教师和青年教师的一般教学能力的培养工作;通过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开展多种形式教研活动和专业实践活动,帮助教师提高专业教学能力;建立学校与企业等社会组织的人员互聘制度、要求教师到企业等社会组织接受培训或到相应的岗位积累实践经验,加强教师专业应用能力培养;通过全面实施教学质量综合考核,引导教师加大对教学工作的精力投入,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以良好的教风带动学风。

5.积极推进教与学管理模式的同步改革。继续在条件成熟的学科专业中推行大类招生,进一步健全与完善在校生转专业制度,试行第二学位学习制度,增强就业竞争力;改革课程选修制度,继续推进学生自主选择教师和跨学科专业选修课程,鼓励学生到境内外知名高校选修相关学科专业课程;全面建立本科生导师制,根据学生成长发展的不同需要配设“学业导师”、“心理导师”、“创业导师”等不同类型导师,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打造一支高素质专兼职结合的学生管理队伍,构建价值引导和资源匹配激励相容,专业教育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融合相长,专业教师和学工队伍互补,线下工作和在线工作统筹互动完善新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管理体系。

6.健全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以“适应度、保障度、有效度、满意度”为基本要求,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监测体系和质量保障机制。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或在某个领域有专长的企业、政府人员参与教学评估。大力推进相关专业积极参加专业评估和专业认证工作,力争到2020年接近三分之一的专业通过国家和省的专业评估和专业认证;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认真制定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方案,做好自查自评、自纠自改和接受专家现场考察准备工作,顺利通过2017年的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

(三)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高端人才为引领,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全力打造一支适应学校办学特色与发展目标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兼顾规模发展与质量提升,推动各类人才队伍的协调发展,全面建设一支满足学校事业进步与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1.倾力引进高端领军人才。以重点学科、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及新兴交叉学科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引进在相关学科领域中具有国际水准和引领作用的杰出学者与学术大师。实施“高端人才全球招聘计划”,通过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介宣传,借助国家与省级高层次人才项目平台,整合校内学科力量与发展资源,以超常规的投入,以具有竞争力的政策,创设吸引高端人才的优越环境与条件,抢抓机遇,凸显优势,瞄准目标,主动出击,千方百计地吸引延揽海内外高端领军人才。

2.着力培育高层次人才。在加强高端人才引进力度的同时,大力提升自身高层次人才的培育能力。以省级人才培养工程为牵引,扎实做好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等选拔培养工作。在此基础上,着眼更高层次的培养目标,实施“高端人才培育计划”,参照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千人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等国家级人才工程的选拔条件与标准,制订高端人才培育方案,全力打造高水平人才发展平台,选准可造之才,以特别之计,精细之功,培育可拔尖脱颖的高端人才。

3.重点引进海外博士。进一步突出师资队伍“博士化”与“国际化”的建设目标,在继续推进“名师名校工程”与“国际化培训行动”等培养工作的基础上,加大海外博士的引进力度。实施“海外博士集聚”行动,以引进具有国际名校背景的海外博士为重点,在严格选拔条件和考核标准的前提下,大幅提高海外优秀博士的引进待遇,以吸引选聘具有海外教育背景或工作经历的优秀博士,借助“高端人才全球招聘计划”之机,充分发挥领军人才带团队的特殊优势,吸引更多的优秀海外人才,实现“百名海外博士进苏科”的目标。进而提升人才引进的层次与质量,优化师资队伍的整体结构。

4.积极推进团队建设。积极适应学校学科建设与管理的进展与需要,广泛学习借鉴国内外高校团队建设的成功经验,发挥学校现有优秀团队的示范作用,探索构建以“领军人才+团队”为基本构架的新型学术组织构建模式。制订符合团队建设特点与需要的人力资源配置机制,进一步拓展“学科特区”,设立专职科研岗位,加强专职科研队伍建设,积极推进项目聘用制度。推进校级创新团队建设,加强省级创新团队培育与建设工作,开创团队建设新局面。

5.优化人事管理资源配置。深化人事管理改革,加强管理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人事管理资源配置的激励与导向作用。完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优化绩效分配方案,突出绩效激励导向。适应国家和省人事管理改革的形势,探索更为丰富的人员聘用方式,建立更为灵活的薪酬制度与工资体系。完善职称管理制度,强化职称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合理控制结构比例,适时向学院(或学科)下达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控制比例。强化考核评价,规范岗位设置与管理,推进岗位分类管理,探索实施职员制,支持校内人员合理流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加强管理人员队伍、专职辅导员队伍、教学科研辅助人员队伍、服务保障人员队伍的建设,促进各类人才队伍的协调发展。

(四)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紧紧抓住“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等发展战略所带来的发展机遇,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要素,提高承接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健全以学术领军人才为核心、重大科研平台为载体、重大科研项目为牵引、学科交叉为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加强与政府、企业和行业的合作,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推进科研体制机制的改革,完善评价体系与优化激励机制,着力提升解决重大问题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

1.提高承接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紧密结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所确定的重点领域,明确科研优先主题,以国家重大需求和科学研究前沿为牵引,立足学科优势和已有研究机构的特色优势,整合优化,协同创新,加强基础研究和重大专项的国家级项目申报;完善能发挥多科性大学办学优势与团队协同攻关的运行模式,着力提高学校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承接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

2.构建科研创新体系。积极参与国家和江苏省创新体系建设,重点建设现有科研创新平台,整合校内资源,打造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科研平台。建立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以创新团队为基础、以科研课题为纽带、以科研机构为平台的科研创新组织体系,建设一批实力雄厚、在国内有重大影响的科技创新平台和基地。形成一批科技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品牌科研团队和专业化高端智库。

3.提高科研创新水平。注重基础研究,加强应用研究,营造激励科研创新的政策氛围,重点扶持我校具有传统优势的科技领域,开展持续系统性研究,在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上抢占制高点,不断增强科研创新能力。抓住国家和我省创新体系建设的历史机遇,选准突破方向,实施项目对接,集聚资源,重点突破,产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和创新型成果,大幅度提升学校科研创新水平。

4.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健全技术开发与产业化、技术咨询服务的组织体系,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与服务平台,特别要加快开发能够推动江苏传统产业结构升级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在我校积累科技成果较多的领域,重点试验、大胆创新,多渠道、多层次、多模式地积极开展与行业龙头企业“强强联合”,提升我校对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度、贡献度和影响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申报工作,在优势学科领域取得一批国内领先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学技术成果。调动教师从事应用研究的积极性,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

5.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要加强科研基层组织建设,建立有利于创新开放和学科交叉融合的科研运行机制。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科研经费、科研项目和科研奖励等管理办法,完善激励机制。以创新平台、重点科研基地和重点学科为依托,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重大项目牵引、凝聚学术队伍的组织模式,发挥多学科集成的优势,引进和培育一批领军人物,组建优秀创新团队,建立完整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科研编制管理办法的落实与实施,加强交叉创新研究的机制体制建设。实施科研分类评价,按照注重质量导向、体现学科差异的原则,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不断增强“有效科研”的理念。在研究机构、项目管理、业绩评价和成果分享等方面建立政策和体制保障。

(五)国际合作与交流工程

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推进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向更广领域、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发展,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我校教育国际化水平,提升办学层次和水平。

1.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扩大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大学的实质性合作,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水平和层次。学习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先进教育思想、办学经验和人才培养模式,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有效融合到教学科研全过程。建设中外联合实验室,培养高层次人才,切实提升我校学科和专业国际化水平。积极参加国际组织全球性和区域性的教育合作,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或举办国际学术会议。

2.推进国际合作办学。加强中外合作项目的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彰显其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示范作用;大力推进课程教学国际化,积极引进国外优质课程资源,鼓励与国外高校合作开发课程、编写教材、开展联合教学等;提高我校师资中获得海外名校博士学位人员的比例,提高外籍专家教师在师资队伍中的比例,推动课程教学改革。

3.拓宽学生出国交流学习渠道。积极推进学生短期交流学习项目,支持鼓励学生出国短期留学。扩大“双校园模式”学生交流项目,健全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或联授)机制。充分发挥学生、学校和赞助单位等多方积极性筹措资金,学校将设立“人才培养国际化专项基金”,支持学生赴国外短期留学、实习。

4.大力开展留学生教育。积极实施“留学江苏行动计划”,积极争取商务部各类援外培训项目,特别是援外硕士学历项目,扩大留学生规模,提升留学生层次。多渠道筹措资金,形成政府、学校和企业多元投入的奖学金体系。建立规范系统的留学生教育管理和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培育一支素质好、水平高、能力强的留学生培养师资队伍,建设一批留学生培养的特色学科、品牌专业和精品课程。

(六)文化建设工程

弘扬“卧薪尝胆、负重奋进的创业精神;团结协作、众志成城的团队精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的进取精神”为核心的“苏科大精神”,以打造高品位文化校园为目标,以建设优秀文化平台和文化品牌为抓手,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强化文化育人功能,丰富校园人文内涵,营造优美校园环境,拓展地方文化传承创新,演绎科技与文化共舞,实现学校办学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同步提升、相得益彰。

1.弘扬苏科大精神。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强化共同奋斗的价值理念和目标愿景。以年鉴编纂、校史编写校史馆建设等为契机,加强对学校优秀传统的积淀和传承。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不断改进宣传方法,积极传播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加强师德师风和教风学风建设,营造敬业奉献、关爱学生的教学环境和崇尚创新、探求真知的学术氛围。培育诚实守信、求真务实、创新创业的良好学习风气。发挥广大校友在光大母校精神、支持母校发展中的作用,积极营造“母校关怀校友,校友情系母校,同舟共济,共同发展”的校友文化氛围。

2.营造底蕴深厚的文化环境。完善文化景观、文化设施建设,启动“学校文化景观”、“主校门”、“校友捐赠园”等建设工程。加强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场所建设,拓展学生社区文化平台。加强各二级学院的个性化文化环境建设,着力推进文化走廊、文化墙、特色文化场所建设,改善公共空间文化软环境,努力建设美丽校园。大力推广宣传校标、校训、校旗、校歌的规范使用,完善学校形象识别系统。

3.培育特色鲜明的文化品牌。进一步发挥学校现有特色文化平台的辐射功能,丰富学校文化生活,提升师生艺术素养。加强文化艺术节、社团巡礼等活动的影响力,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熏陶。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打造“创业文化”的平台和品牌,使创新创业的精神在校园内蔚然成风。

4.实施文化建设的开放战略。把地处苏州的区位优势有效转化为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的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地方社会优秀文化作品和优秀文化人才进校园;充分发挥我校学科特色和人才优势,为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服务,在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领域充分展示学校文化建设成果对社会的辐射作用,为学校打造出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七)校园建设工程

校园建设工程以“现代校园”、“智慧校园”、“绿色校园”为主要建设内容和目标,坚持向教学、科研一线倾斜,向改善师生学习、工作、生活条件倾斜。以“统筹兼顾、缓急有序、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为原则,完成新校区主要建设任务,完善教学基本设施,优化学校功能布局。

1.建设“现代校园”。以教学、科研急需为重点,加快基本建设,大幅提升师生的学习条件、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为全面增强学校综合实力提供空间保障。2016年将完成学生宿舍(敬文书院)项目建设、原城市饭店改建(学生创业空间和人才公寓)、石湖教2-5楼改造、老图书馆改建(新材料研究院和档案室)等十多项新建、改建和维修工程;2017年底前完成地震模拟振动台实验室的建设和石湖校区主校门工程;“十三五”期间还将规划艺术馆,启动并完成二期学生宿舍、学生食堂、综合楼、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基本建设项目;完成老校区旧房改造、道路等基础设施和环境的综合整治,全面改善校区的综合环境;完成包括机械工程学院在内的搬迁工作,进一步优化校区功能布局,建成满足现代化教学和科研要求的现代化校园。

2.构建“智慧校园”。以建设“数字校园”为基础,以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为指导,沿着教育管理信息化、教学资源泛在化,加快“智慧校园建设工程。促进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办公OA等系统深度融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构建网上高效虚拟社区、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教师交流与发展平台、建设智慧型校园生活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具有互联网络高速泛在、智能终端广泛应用、业务应用智能融合、外部智慧融会贯通等特征的高校“智慧校园”,增进一卡通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深度融合。通过智能融合技术的应用对海量数据的存储、计算与分析,通过人的“智慧”参与,大大提升决策支持能力,提升学校服务师生的能力和水平。

3.创建“绿色校园”。加快建立安全、清洁、高效、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以节能、节水、节材、节电和办学资源合理利用为重点,合理高效地配置、管理和使用各种办学资源,努力实现办学资源效益最大化。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全面提高校园绿化覆盖率;积极开展“绿色教育”,提升学生绿色意识;全力推进“绿色交通”,营造良好的校园交通环境;加快调整“绿色能源”比重,试点对学校核心楼宇、标志性楼宇进行智慧楼宇的升级改造和物业管理;以“江苏省平安校园示范高校”创建为抓手,全面推进校园综合治理工作,加快技防建设,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建立健全校园应急处置体系,切实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努力创建以人为本、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绿色校园。

(八)民生保障工程

坚持“以人为本、责任分担、成果共享”的基本准则,实施系列惠民工程,积极为师生办好事办实事,切实提高师生幸福指数和满意度。

1.稳步提高教职工待遇。坚持绩效激励为主,兼顾普惠关怀,努力建立适合校情、让广大教职工满意的业绩分配体系,把共同福利、困难救助等形式纳入教职工收入福利体系。完善收入增长机制,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和学校财力增长情况,不断提高教职工的收入待遇水平;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离退休工作的方式方法,关心离退休同志生活,发挥老同志的积极作用。

2.促进教职工全面发展。关心教职工职业发展,重视教职工自我价值的实现,积极拓展渠道,为教职工学习深造和实践锻炼创造机会。完善教职工的医疗保障机制,鼓励教职工积极参加健身活动,关心教职工身心健康、职业发展、政治进步,营造和谐人际关系。

3.关心学生全面成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为中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线,着眼于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强化服务学生发展的理念,促进学生自我管理。改善学生学习和住宿条件,建设实体化学生事务中心,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注重人文关怀,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文化育人、实践育人、资助育人新模式,不断完善学生日常管理体系、助学育人体系、就业指导体系和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

 

五、保障措施

为全面实现“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必须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全校上下要高度重视规划在统一思想、明确方向、促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真落实。

1.更新观念,营造团结奋进的工作氛围。坚持以人为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革创新。根据国家宏观政策,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势,紧紧围绕办学方向和“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确定的任务,明确责任分工,相互配合,保证规划期目标的实现。

2.深化改革,提高体制机制效能。按照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社会参与的大学制度,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全面实施《苏州科技大学章程》,规范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和各主体关系。发挥党委在学校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参与民主决策的作用以及处理相应学术事务的权力;拓宽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科研和学术管理中的作用。坚持科学治校、民主治校、依法治校,畅通民主渠道,发挥教代会在学校民主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集中集体智慧,形成建设合力,为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拓宽渠道,增强综合保障能力。争取上级政府在政策和财力上给予的支持,确保定额拨款、专项拨款等不断增长。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发挥校友会、理事会及基金会等机构的作用,筹措更多社会资金。积极与相关企业、行业联合办学,争取省部共建。完善教学科研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增强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的保障能力;创新体制机制,统筹资源配置,强化绩效管理,确保各类经费的正常高效利用。

4.加强党建,提升科学管理水平。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探索适应现代大学管理要求的高校党建工作新思路、新途径和新举措,不断提高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全面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理论政策水平和驾驭全局、办学治校的能力。建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长效机制,提高党组织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加强宣传与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和针对性。加强统一战线和离退休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和共青团作用,为学校建设事业凝心聚力。

 

结束语

规划的生命在于执行。“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是学校今后五年的行动纲领,全校上下将更新观念、紧抓机遇,全面实施八大重点工程,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鉴于未来五年的环境和条件存在不确定性,“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在执行时须进行适时调整和改进。我校将按照“整体规划、动态管理、分段实施”,设立权威性的规划评估委员会,评估和监督规划的执行。各单位要根据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分年度加以实施,逐年推进。

Copyright© 2013-2018 苏州科技大学发展规划处,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学府路99号 邮编:215009 电话:0512-69379141